化妝品行業亂象眾生局勢預警探討
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2011年度受理投訴統計表顯示,2011年共收到化妝用品投訴案件8439起,位居前三位的分別是質量問題、廣告問題以及價格問題,而安全問題則相對靠后,排到了第五位。其中,涉及質量問題的高達4656起,占到總投訴的55.2%,涉及安全問題的為437起,占總投訴的5.17%。
可以看到,除了一直以來都備受關注的質量問題外,關于化妝用品的廣告問題日益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而廣告問題的焦點則無非是夸大功效,誤導消費。
廣告過度美化、夸大功效引關注
隨手翻開琳瑯滿目的女性雜志,滿眼皆是化妝品廣告,然而,廣告中所訴求的效果又有多少護膚品真正能達到呢?
近年來,關于化妝品夸大功效、誤導消費者的各類報道屢見報端,就連國際大牌也不能幸免于難。就在去年8月,英國廣告標準局就因后期制作時有意美化模特、誤導消費者的原因,禁播了歐萊雅旗下的美寶蓮和蘭蔻兩部平面廣告。無獨有偶,美國廣告管理委員會近日也對寶潔發出類似禁令,因其在一款睫毛膏廣告中使用Photoshop處理,令模特的睫毛比真實的更細,盡管在廣告中已注明圖片效果是夸張的。而在此之前,寶潔旗下品牌玉蘭油的兩款化妝品也因強調產品具有“特效”與“淡斑”功能,涉嫌虛假宣傳,遭到消費者投訴。
而在國內被查處的也不在少數,之前經常在熒屏上回蕩的“白大夫就是讓你白”的聲音也因為功效問題被查,逐漸銷聲匿跡。近日,公眾耳熟能詳的化妝品章光101,也因其廣告虛假夸大化妝品的效用及涉及銷量方面的數據,被重慶市工商部門立案查處。
業內人士表示,其實廣告模特過度美化和夸大化妝品功效的現象在國內已非常普遍,但由于相關法規不夠健全,在認定、查處和責任追究方面還是存在很多問題,相較之下,國外的廣告規范則嚴格很多。據了解,以英國廣告標準局為例,就有專門針對平面媒體的CAP規則和針對廣播媒體的BCAP規則,禁止具有誤導效果的廣告。僅2009年一年,該局就接到違規廣告舉報28929次,糾正2397部違規廣告,平均處理每項投訴的時間不超過13天。
一些法律界人士表示,雖然目前國內按照《廣告法》的規定,凡利用廣告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宣傳的,由廣告監督管理機關責令廣告主停止發布,并處以相應罰款。不過,對于代言人形象過度修飾等問題是否屬于虛假宣傳,法律界尚無定論。
美白護膚品要警惕重金屬超標
在海珠區某政府機關上班的公務員吳女士,近日突然被醫生告知患上了腎炎,而且還被檢測出“汞中毒”。但吳女士的工作并不接觸汞,那超標的汞又來自哪里?醫生憑著職業敏感性,想到問題可能出在化妝品上面。果然,一番詢問,吳女士表示自己確實一直在一家名為天麗瑯祛斑美白名店的美容院進行美白護理,居家產品使用的也是該美容院為自己搭配的產品。于是,醫生建議吳女士將使用的產品送去檢測,檢測結果證實了原來罪魁禍首就是這些美白產品,其中一款汞超標高達約3萬倍,甚至還有一款汞超標約4萬倍。
根據吳女士提供的信息,記者來到位于廣州寶崗大道中南北廣場首層的天麗瑯祛斑美白名店扮作消費者,咨詢關于美白方面的課程。導購小姐很熱情地為記者講解著其產品和課程,但關于產品成分的問題卻一直在回避,只是堅稱都是天然的中草藥成分。當記者表示想先購買幾款產品回家試用時,該店員拿了一套已經開封用過的產品給記者看,而上面并未有具體的成分說明,該店員的解釋則為“成分說明都寫在大包裝盒上”。
記者在百度輸入“汞超標”進行搜索,相關結果高達1890000條,各種案例報道更是多如牛毛。實際上,汞超標只是其中一部分,還有鉛等多種有色金屬都對人體有著致命的傷害。相關專家表示,之所以鉛汞等重金屬超標的現象屢禁不止,除了商家的急功近利外,其實也跟消費者急于看到功效的心理有關系。
針對以上問題,中國消費者協會和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其實在去年就已聯合發布《美白類美容護膚產品消費指引》,明確指出,任何美容護膚產品均應首先考慮其使用的安全性,消費者不宜追求能夠達到立竿見影效果的美白產品和方式,否則往往適得其反。
該《指引》還明確指出,市場上正規的美白類美容護膚產品,除使用維生素C作為添加劑外,主要以添加植物萃取成分來實現對肌膚滋養和修護的目的。凡是宣稱純天然植物成分的美白產品,均不符合基本的化妝品科學常識。很多打著純天然速效美白的產品和服務,往往只是商家進行宣傳的噱頭,消費者應謹慎選擇。
“藥妝”大打擦邊球誤導消費者
對于化妝品細分領域來說,藥妝是較為魚龍混雜的市場。目前,在廣州市一些商場或藥店里,均有標注為“藥妝”的化妝品,多數商家均以無刺激、防過敏、純植物、經過嚴格的臨床試驗等名義進行宣傳。雖然這類產品的價格略高于同類產品,但仍被眾多愛美女性所青睞。然而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市面上所出售的很多“藥妝”產品,生產批號均為“衛妝準字”或“衛特準字”,與正常的化妝品批號相同,而我國《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中也沒有“藥妝”的相關批準文號和標準。
記者在某商場內看到,一些化妝品專柜將產品標注為“藥妝”進行銷售,且種類齊全,包括洗面奶、乳液、美白面霜和保濕水等。記者詢問銷售人員“藥妝”與一般化妝品的區別是什么時,其表示藥妝是采用純植物制造而成,普通化妝品中則添加了各種香精。
從事化妝品行業多年的趙女士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大部分“藥妝”產品的功效都被商家夸大了,其實并沒有什么藥用功效,就是普通的化妝品而已。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藥妝在歐美國家以及日本已獲得大多數民眾的認可,這種產品介于藥品和化妝品之間,其針對性和功效性都優于一般的化妝品。我國很多大型企業早已預見到其市場前景,紛紛試水;而一些小企業也看準這一時機,開始瘋狂地借“藥妝”這個噱頭大打擦邊球,虛假宣傳夸大產品功效。因此,出臺相關標準和規定以規范化迫在眉睫。
據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法規處工作人員介紹,我國現在對于“藥妝”這一概念暫時還沒有明確的規定。雖然一些進口的化妝品在國外被稱作“藥妝”,但在中國要么是藥,要么是化妝品,暫時沒有所謂“藥妝”的批準文號。一些企業利用“藥妝”這一噱頭大肆宣傳、夸大產品功效,可能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
相關資訊
- 廣州美晟化妝品生產:輸美化妝品的三大質量安全問題
- 廣州美晟化妝品廠家:化妝品行業需要怎樣的廠家?
- 讓消費者消費更安心的化妝品店等級制
- 廣州美晟化妝品加工:中國面膜行業爆發式增長
- 廣州美晟化妝品:化妝品中膠原蛋白的應用與前景
- 面膜事件頻發引發的面膜OEM行業思考
- 廣州美晟化妝品:化妝品OEM原料的流行新趨勢
- 化妝品電商的優勢和面臨的問題
- 線下增長慢線上假貨多 化妝品商家要抓準電商渠道
- 夏日防曬產品走俏市場 多產品漲價10%以上
推薦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廣州美晟化妝品OEM帶您了解—化妝品OEM
- 廣州市美晟化妝品有限公司感恩年會圓滿落幕
- 化妝品OEM化妝品代加工是行業趨勢
- 小化妝品公司發展的機遇-化妝品OEM
- 藥妝行業的發展趨勢
- 化妝品電商為何發展迅速?
- 化妝品電商需解決加工生產貨源問題 小心山寨廠
- 蘆薈膠在化妝品中的作用?
- 美白系列化妝品oem
- 化妝品oem原材料的變化